開講!
返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是一個藝術學習平台,透過與本地藝術家、學者、藝術機構和團體等合作,把藝術知識多角度地與公眾共享。「開講」將與你一起追尋知識,豐富大家的藝術素養和創作靈感。
【開講!】
講題:木盡其用:回饋自然的禮物
講者:黃卓健
日期:18.1.2025 (星期六)
時間:下午5時至6時
地點: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四樓演講廳
語言:粵語
免費入場
名額:70 (下午4時30分開始現場派籌,先到先得)
香港木庫創辦人兼建築藝術家黃卓健(Ricci Wong)致力以設計思維及可持續發展原則推動回收本地木材,並將其轉化成具功能性的藝術品。黃卓健將於講座中分享回收木材不完美之美,講述他如何受大自然所啟發,創作出具生命力的藝術品、傢俱及建築設計。
有關「開講!」的最新動態,請追蹤「香港視覺藝術中心」面書專頁。
過往「開講!」
• 印跡、痕跡、軌跡 — 廖井梅的繪畫創作 (講者:廖井梅) (29.8.2020)
• 藝術與精神健康 (講者:曾繁光) (24.10.2020)
•「紙上淋漓」— 熊輝水墨示範和創作分享 (藝術家:熊輝) (14.11.2020)
• 虛、實之間 — 李展輝的公共藝術 (講者:李展輝) (28.11.2020)
• 你係邊個?— 香港庶民肖像 (講者:吳文正) (23.1.2021)
• 從泥塵至靈魂 — 嚴惠蕙的藝術之旅 (講者:嚴惠蕙) (10.4.2021)
• 恆河舍 —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15 (講者:黃麗貞) (29.5.2021)
• 創作‧慢活‧疫情蔓延時 (講者:馮力仁) (12.6.2021)
• 由陶藝創作到心理治療 (講者:黃岳東) (24.7.2021)
• 從版畫轉至岩彩的途跡 (講者:鍾大富) (25.9.2021)
• 慢慢活、徐徐畫 — 賴筠婷的工筆人物 (講者:賴筠婷) (23.10.2021)
• 離心藝力 — 黃琮瑜數碼水墨繪畫及動畫 (講者:黃琮瑜) (27.11.2021)
• 中國當代攝影 (講者:馮漢紀) (18.12.2021)
• 華蓋入命?玄學作為理解藝術的一種方法 (講者:Zoie Yung) (19.3.2022)
• 涉筆成趣 — 插畫藝術中的奇幻構想 (講者:Kazy Chan) (21.5.2022)
• 一線之差 ─ 暢談書法線條的趣味 (講者:區大為) (25.6.2022)
• 樂在陶中│藝術家蕭錦嫺在陶旅中覓雪 (講者:蕭錦嫺) (23.7.2022)
• 藝術Crossover — 中國詩書畫 (講者:唐錦騰) (24.9.2022)
• 研究進行中的創作世界 (講者:何倩彤) (29.10.2022)
• 以陶藝之名 — 遊走於藝廊、社區與鄉郊 (講者:張煒詩) (26.11.2022)
• 作品的背後:少爲人知的另一面 (講者:許開嬌) (17.12.2022)
• 日本古道具美學意識「間」雜談 (講者:Pete Man) (25.2.2023)
• 在圖像泛濫中礬染 (講者:卓家慧) (20.5.2023)
• 淺談玻璃藝術在香港 (講者:黃國忠) (22.7.2023)
• 讓你的藝術在網絡脫穎而出 (講者:巫男) (26.8.2023)
• 圖繪香江:繪畫香港的圖像簡史 (講者:梁基永) (21.10.2023)
• 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:在個人與集體之間的藝術 (講者:岑愷怡) (25.11.2023)
• 社群藝術 - 角色轉移 (講者:鄧嘉寶) (20.1.2024)
• 缽音造影 — 從跨媒體藝術到頌缽音樂 (講者:曾文通) (24.2.2024)
• 社群藝術 ─ 湧出來的創意 (講者:鄭嬋琦) (9.3.2024)
• 駐留在不一樣的創作空間 (講者:朱卓慧及高浚明) (20.4.2024)
• 彩筆齊物 — 自然與繪畫之相遇 (講者:葉曉文) (25.5.2024)
• 大氣中的日常美好 (講者:急急子) (20.7.2024)